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100多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8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鸦片战争后,各种力量和思潮纷纷登上历史舞台,但均以失败告终,没有找到改变民族命运的正确道路。只有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才找到了通往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人间正道”。
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就是党的生命。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强调“我们要埋头苦干、担当作为,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抚今追昔,鉴往知来。坚持中国道路,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是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实践充分证明,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党和人民就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
党的二十大报告开宗明义,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作为大会主题的第一句话,旗帜鲜明回答了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在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时,强调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论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时,明确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道不变、志不改的坚定决心,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同时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在这种情况下,特别需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坚持道不变、志不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又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丰富发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搬照抄、食洋不化。要坚定历史自信,对看准了、认定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保持清醒坚定和如磐定力,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要增强历史主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的实践中,始终坚持并不断发展党领导人民历经艰辛开创的这条道路。
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那样做的结果,不是必然遭遇失败,就是必然成为他人的附庸。在中国这样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东方大国,要实现现代化,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只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实现,没有任何外来力量能够替代完成,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必将为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奠定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将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推进焕发更加强大的感召力、说服力和影响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记“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政治保证。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基本国情;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博大胸怀。总之,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体现的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
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追求。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承载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强调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些要求与报告中提出的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人权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等要求彼此呼应、相得益彰,共同奏响奋进新征程、创造新奇迹的时代强音。我们坚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党领导人民一定能够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更加绚丽的华章。